欢迎您,来到宝宝家园!

宝宝家园首页|手机版

备孕经验-怀孕注意事项-产后恢复-婴幼儿早教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孕期

养老服务项目成本报表,超七成90后开始考虑养老问题

时间:2023-03-23 18:39:20 编辑:好孕妈妈

养老储备需要三个“尽可能长的时间”

养老服务项目成本报表,超七成90后开始考虑养老问题

转眼间,“90后”们已经加入了“奔三”、“奔四”大军。 养老问题总是“找”,养老听起来还很遥远,到底什么时候着手准备和规划呢? 现在开始很早吗?

复利效应的存在,使得答案更加坚定和直接。 4个字符:

越快越好!

首先,通过积累社会保障缴费领取更高的养老金需要“尽可能长的时间”。 在现行制度下,无论是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还是企业年金,养老金领取水平都与缴费年限完全成正比,缴费年限越长,养老金领取水平越高。 领取更高的养老金需要尽可能长的缴费年限。

第二,实现质量养老,实现财富储备目标,需要“尽可能长的时间”。 开展养老储蓄的本质是重新分配人们生命周期内的收入,也是高收入年龄段的部分消费转移到退休后。 我们测算过,对于普通上班族来说,实现质量养老所需的资金不是小数目,而是在尽可能不影响当前消费的前提下,“小步快走”积累,实现目标,需要更长时间。

第三,提高养老准备投资收益,让养老无后顾之忧,需要“尽可能长的时间”。 在养老准备金开始多元配置时,无法预测资本市场是幸运地处于“全土地金”的底部区间,还是不幸站在风险积聚的牛市顶点。 因此,我们需要用时间、耐心、科学的配置策略,力求变现顺畅,穿越牛熊。我们需要足够长的时间,利用复利效应的“雪人”,在退休之前积累更高的投资回报,实现富有魔力的“复利的”

复利时期推迟一年的“代价”也不小

对于提前启动养老储备的问题,表面上是个人理财行为,深层次上是理性和非理性认知的“较量”。

养老储备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经济决策,决策要在人生的早期做出,但结果要到晚年才会出现。 从人们决策的心理来看,推迟做出艰难的决定会让人感觉更舒服。 特别是在开始养老储备等没有即时回报的决策时,很多人会失去控制力,永久拖延。

不仅如此,在生活中,人们往往对最近的风险如瘟疫变得敏感,对长期潜在风险反应迟钝。 这样,“奔三”、“奔四”的年轻人,虽然看起来“明白道理”,但却克服不了心理上的弱点,在“精神上的消耗”中逐渐贪图时间赋予的机会和价值。 结果,无法预料的晚年准备,在不知不觉中陷入“推迟的陷阱”,意识到将来准备不足,想要改正错误的时候,就无法挽回了。

90后的人们也说:“我还年轻,拖一年五年再动手也不晚。 你可能会想“好像没有什么影响”。

但是,实际上,正因为复利的存在,才会有很大的不同!

估算一下吧:

假设王先生每年年底固定为养老准备12000元,计划60岁退休。

小王从25岁的当年年底开始,或者推迟一年从26岁开始,或者到了30岁、35岁的“奔四”后开始。 最终累计储备数额差异巨大(见下表)。

表:不同收益率水平下累计养老准备金(万元) ) )。

假设

年收益率

从25岁开始至60岁储备积累额

从26岁开始至

60岁的储备积累额

从30岁开始至

60岁储备积累额

从35岁开始至

60岁储备积累额

2%

63

60

51

40

3%

76

73

60

46

4%

93

88

71

53

5%

115

108

85

61

6%

143

134

102

71

7%

179

166

123

82

8%

225

207

148

96

注:数据已四舍五入。 收益率只用于模拟测算,不预示未来。

据了解,即便晚一年开始养老准备,开始投资配置,每年投资回报率相同,为5%,到60岁时准备金相差7万元,如果投资回报率提高,储备额差距会更大。

同样假设收益率为5%,晚10年35岁开始,最终储备将减少54万元。 如果投资配置得当,期间年化收益率将提高到8%,最终储备差额将减少129万元。

据fiderintiance beast和蚂蚁财富2021年10月联合发布的《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》显示,开始退休储蓄的群体中,年轻一代( 18-34岁)受访者开始长期储蓄的平均年龄为31岁——35岁以上的人开始长期储蓄的平均年龄为调查数据显示,目前大家为养老准备的起步时间较晚,据上述测算,将严重影响养老金积累,进而影响养老生活质量。

各位伙伴,不要小看侵蚀未来的生活质量。 晚年理财计划启动时间越早越好,开始提现的时间越晚越好。 这样,储备积累的规模就会变大,可以充分享受复利效应。

要以远见卓识、果断,克服心理弱点,理性认识,早准备、坚持,把决定养老准备时间、养老准备总额的主动权全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
声明:本资料仅用于投资者教育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 本资料力求准确可靠,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、完整性或及时性,也不承担因使用这些信息而引起的损失。 投资者不得以独立判断取代这些信息,也不得仅基于这些信息作出决策。 基金有风险,投资时需注意。

猜你喜欢

反馈